身為人類 Being Human

Frans StieneArticles, Chinese Leave a Comment

Meditation copy

我經常聽到人們說他們感到憤怒、擔憂或是恐懼時,只是做「人都會做的事情」,這類的情緒只是人類會有的情緒。但如果真的是這樣,那當人類的真正意義為何?

根據網路的語源辭典,「人類」這個字眼來自法文的humain與拉丁文的humanus,也意味著「仁慈、博愛、慈悲、溫和、有禮貌、博學、精通、有教養的」。當我們用這種方式來透視當個人類,就應該是意味著仁慈、溫和與有禮貌的。因此,如果我們憤怒、擔憂與恐懼,我們就會失去了仁慈、溫和與有禮貌。事實上,我們就與當個人類的行為背道而馳了。

這個辭典繼續解釋,這也表示了「地球個體」。這對我而言,意味著與地球共存,當地球的一份子,與之合一。然而,在我們現代的世界中,我們還依舊像個人類嗎?

當我們憤怒時,我們說我們只是人,也許這是種自我安慰的方式,讓自己知道生氣、擔憂、害怕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,但我們不能因為我們「只是人」,就滋長這種情緒。這可能只是個口頭禪:「我在生氣,但這就是我,我只是個人!」因此,我對這個情況都不需要負起責任:我可以就只是生氣、擔心與害怕,因為這是人性。但如果當個人類,事實上是與此相反的:是要仁慈、要溫和有理?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,當我們發現憤怒、憂慮、恐懼(或是我們其他可能認為是負面的情緒),都是影響到我們,甚至讓我們無法變成仁慈、溫和有禮得人,我們就必須為自己採取行動。我們必須要練習,好讓我們比較少生氣,比較少憂慮,比較少擔憂。但這意味著要自己負起責任,而不是藏在這些「我只是個人,所以我當然會生氣」的藉口後面,不採取行動。

我覺得,我們需要再次記得,當個真正人類的意義為何—充滿仁慈、溫和與有禮貌。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透過練習不同的靈性練習而培養的,好讓我們再次更加真實。理解到身為人類,我們其實一點也不特別,我們跟動物其實沒有差異,也沒有比地球更了不起,也沒有比其他任何東西更好,我們就只是單純的人類而已。但我們只可能透過我們個人的努力,我們自己的練習,明白這點。然後我們一旦生氣、擔憂、害怕等有負面情緒時,我們就會開始明白,我們在人性上僅僅只是迷了一下路—事實上,我們已經更具人性了。

所以讓我們攜手努力,讓我們一起練習,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與這個地球,我們可以重回更簡樸的人性。透過練習,透過彼此的連結,以及與萬物的連結,讓我們把人性放回當個人類上。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